触动人心的人类学 【合集】
非学术的人类学阅读,以前零零碎碎写过,合在一起,方便阅读。
1.
人类学家总跟问题打交道, 田野中追问一切可能,直到别人崩溃,生活中被别人追问两个问题,“什么是人类学?”或“人类学好有意思,给我推荐几本书吧”。既为他人制造心理崩溃,也挺住自己的崩溃。
当然,被要求推荐多少有点让人愉悦。我们不假思索, 推荐了学科史上经典中的经典,如《努尔人》和《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据说全世界学人类学的都读。
十多年前,我也被推荐了这些,并被告知, 一个博士毕业生在校园面试中问研究生:“现在,你们所有人都在读的书是什么?”
一阵尴尬过后,研究生小声回答:“应该是《努尔人》吧?”
我只觉神圣感扑面而来。
那时, 还没中文译本, 捧着<努尔人>,我百感交集。整本书讨论非洲小部落努尔人的牛和社会组织, 我陷进精细得让人发狂的民族志细节中,艰难地翻过一页页英文,就是见不到活生生的努尔人。
云南的蓝天白云明净空寂,校园绿树成荫,如诗如画, 见不到一头牛, 我无从想象一个由牛的隐喻组织成的世界。最困惑的是, 为什么这本书不叫《努尔牛》?
十多年后,我开始教人类学。每年,看到性格气质各异的学生从中国不同角落汇聚中大人类学系,我总忍不住问他们读过什么经典。
历史仿佛重演。学生多少都读过《努尔人》,花了几个月时间,放下又拿起,反反复复, 都在迷惑丰富的民族志细节有什么用。
我默默佩服, 因自己再没拿起过<努尔人>。
很多从外专业转入人类学的人, 包括我, 没能在经典中体验到当初激发我们想象,牵动我们神经,和煽动我们情感的东西。在人类学中感受到生命韵味与沉重的交织, 我们不顾一切,放下了可能带来丰润效益的知识和技能。
是我们没真正地明白这个学科?
一厢情愿地,我相信学科在进步,时代和人在流转,今天已没有了当初让经典成为经典的精神气质和社会关切。充满新奇的异文化体系已让位于使生命跳荡激扬的人生体验。
课上, 我跟学生说,“如果不打算做学术,不需要建立完整的人类学知识体系。相反,让它的某一点渗进你的思维,活在你身上。” 不仅问问自己, 人类学对找工作有什么用, 还问问是否喜欢人类学, 是否愿意让她进入你的生命体验。
哲学家说,一个无法持续激发年轻人想象力的学科是没有生命的。我们不需要把所有人培养成人类学家,那会成为社会的灾难,但让尽可能多的人有点人类学的感觉和想象, 社会将更有生气。
如果人类学激发了更多人的想象, 我们会理解物理学家Richard Feynman在教授普通物理学时提到的境界:“我的目的不是教你们如何应付考试,甚至不是掌握这些知识,以便更好地为今后面临的工业或军事工作服务。我最希望的是,你们能够像真正的物理学家一样,欣赏到这个世界的美妙。物理学家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我相信,是这个时代真正文化内涵的一部分。也许你们学会的不仅是如何欣赏这种文化,甚至愿意加入到这个人类思想诞生以来最伟大的探索中来。”
激发学生加入伟大探索的是老师。现代大学体系的创始人红衣主教纽曼曾说,为什么自己能读书还要上大学,因为学科精神活在大学老师身上,然后,你发现有东西可以在自己生命中流淌。
大学教育是大学通过老师给学生的一份礼物,学生发现自己,然后用一生时间去实现自己的转型。
这真是一个美妙的境界!但从阅读经典开始, 我触摸不到它。
后来, 另一个故事很让我感动。它说老师是矿工,从地表层层挖下去,找到炫目奇珍。新生就在地表。老师在地底大呼:“大家都下来吧,这里的宝贝实在太迷人!”
看着幽深的隧道,学生沉吟不语。未知充满太多陷阱,过程太长。
于是, 老师走出地表,与学生一起重新发现当初让他着迷的地表,以及激发他一直往下挖掘的想象。学生跟了进去,直到看见珍宝。
所以, 我推荐专业课堂之外的人类学。它们触动过我, 也希望触动你。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 学术书也是书的一种。一味只读写学术, 人真会变傻。
读书, 原是让生活有韵味。
而我体会的韵味只是生活的一种. 导师曾告诫我, “课上, 你不是对着一个叫做班级的东西讲课, 你在跟具体鲜活的人交流。” 学生带着自己由来的世界,有独特的生命经验。老师带来一个学科的思想方法和自己的生命经验, 展现学科中触动他的部分,与学生的生命经验相碰撞,产生火花和热情,虽让课堂“飞”到哪不知道,但学生终会发现学科中触动自己的东西。
所以, 希望学生在自己鲜活的生命与这个学科碰撞之后, 不断补齐这个推荐, 传达一个学科的精神, 融合一代代人的气质。
2.
推荐读物, 先理解人类学。 人类学介于科学与人文艺术之间,研究人的整体。 美国人类学创始人博厄斯的座右铭 -- 冰冷的热情 -- 很能说明这一点:人有社会的一面,热情如火,由人文和艺术表达,也有生物的一面,清澈冷静, 由科学表达。人类学研究这两面的结合。
教学中,我很难让学生同时接纳这两面。文理分科已造成几代人的思维分裂,我们很自然会偏向一面。
2014年, 我开设全校公选课《健康,医学与社会》。班上文理生对半。我强调人类学连接社会与自然, 文化与生物。人受制于生态-自然的进化规则,但也创造社会和文化来适应甚至改变进化规则。
理科生对生态和进化有共鸣, 觉得人文社会对人的影响真实但不长久。文科生看到人的创造和想象塑造世界、改变自然, 相信生态和自然束缚了人。
我努力想弥合这种分裂。为说明人的社会性与生物性的结合, 我们谈到医学人类学的一个经典案例 -- 抗药性肺结核。肺结核由具有高度感染性的细菌引起,用药不当很容易导致抗药性。一般而言,需要三四种抗生素,最短疗程为六个月,且药物剂量和比例随病情而变化。因此,有效治疗需要稳定的公共卫生系统,这意味着,不完善的公共医疗体系会导致抗药性。人类学家在监狱和非洲的民族志调查显示,肺结核抗药性的产生并非在于病人不配合,而取决于公共卫生体系能否保障病人及时获得需要的抗生素种类和剂量。现代医学能治愈肺结核,但肺结核是否产生抗药性,取决于治疗手段得以展开的特定医疗资源和体系。
讨论中, 人文社科的同学很激动, “肺结核产生抗药性跟医学无关, 是社会造成的”。
中山医在化学系的预科生也很生气, ”不管有没有抗药性, 最终都得靠医学来解决问题”。
课堂争论很热烈。我被闲置一旁, 当然, 人类学这个整合社会与生物的学科, 也被冷落了。
随着课程推进, 我们谈到人类学家如何实践”冰冷的热情”。人同时受有意识的社会文化创造和无意识的生态-进化的影响, 人在其中既投入(热情), 又抽离(冰冷)。人类学的方法论是内外视角的交织,参与投入以理解社会文化(内部视角),理性抽离以理解进化规则(外部视角), 核心是同时地投入与抽离。
所以人类学不是抽离的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或生物学、心理学, 也不是投入的文学和艺术。学人类学, 既不能只陷在文化和意义里面, 也不能只考虑进化和生态。既要读点文学艺术, 也要看看<Nature>和<Science>,培养跨界的感觉和思维。2013年, <Science>第一位女主编明确鼓励跨界的思考和研究。
内外视角的交织就像清明梦:人分成两个, 一个沉睡在床,有呼吸、体验、投入; 另一个站或飘着,看着沉睡的自己,抽离而冷静。两个都是自己。
田野调查时, 我们处于类似清明梦的状态, 既在一个社区里面又不在里面,以旁观者的目光看待田野中投入体验的自己。
学生的反应可谓丰富多彩, 有迷惑、沉思、痛苦、冷漠、甚至厌恶。一个生物系的学生说有点后悔选了这门课, 让他一直纠结, 不再能心安理得地把人当成一个生物体。另一中文系学生说, 没想到人类学的学生这么复杂, 可怕。
那年春节,课上一个化学系的学生给我发邮件拜年, 说人类学整合文理,真是一个伟大的学科。我多少有点欣慰。
2015年, 我在华南理工大学给商科学生上<人类学导论>。学生很开心, 终于发现一个跟工商管理一样尴尬的学科, 夹在文理中间, 每次都要费尽心机解释它干嘛。
我也有点开心,不只人类学的学生有这种说明自我的困惑!
让我震惊的是, 华工的教学督导居然参与课堂讨论! 她是一位工科退休老教师, 看我讲得高兴, 主动问了一个问题, 然后总结说, 她觉得理工大学学生需要点人类学。
当时, 真心感觉这位老教授是如此让人钦佩!
他者的肯定是外在的。在今天的就业市场中, 我提倡人类学生需要双学位,人类学加一个技能性学位,如影视技术、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经济管理等。
因为人类学是一张网, 网到什么,以及能否意识到它的价值, 取决于学科之外的知识和经验, 及你的胸怀和气度。在美国,人类学是一个基础社会科学教育科目, 人类学生多有双学位或三学位,我甚至教过六学位的学生。
3.
我依次给本科、硕士、博士推荐课堂之外的人类学. 以下是本科的.
我教过三届本科生, 很多入学前没听过人类学, 不少低分跃进或调剂,带着些许怨气, 担心读人类学出来能干什么, 因为没几人知道人类学。 四年间, 他们各方面都学了些, 但都跟自己没多大关系。
我想让学生明白,人类学能用来做什么,取决于她与你是什么关系。当被要求解释人类学时, 除回答去部落当女王外, 你是否明白问的人并不想知道她的学术定义, 但希望了解她跟你、跟他、跟你们生活的时代和社会有什么关联。
“如果你自己都不能建立人类学和你的关联, 凭什么说服别人这个学科对别人、对社会有意义? 别人有什么理由来感兴趣?”
有人认同, 有人不服气, 说 “我根本就不想跟这个学科有什么关联!” 上课时, 他们漠不关心 —— 老师飘在教室一角,学生沉在下面各处,半睡半醒。
我有点跟不上新一代学生的思维, 他们有机会自由选择和放弃。我的成长中有太多局限, 我接受, 然后把事情做成希望的样子。
今年, 学生跟我做学年论文, 想理解在当代中国背景下, 学人类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尤其大三大四的学生如何开始把学术知识化为实践技能,进入社会。我们想理解本科生如何发现自己最热切和擅长的, 建立学科与自己和当代社会的关系。本科教育不为学术, 教授学术不过以学术为工具和材料, 把体系化的知识化入生活。
目标是,你若在生活各角落看到人类学,她就活了,而后在人类学中看到自己,她才活在你身上。
因此, 通过学习人类学的知识体系,本科生需培养以下意识和技能:
A. 终生学习的意识和方法 【知识都会过期, 不变的是持续学习的能力和意愿】
1. 科迪, 约翰 • 内生 2008 <改变我生命的那本书> 学林出版社
2. 崔权醴 编译 <西风吹书读哪页: 纽约时报书评100年精选>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3. 乔治 • 维茨金 2007 《学习的艺术》,苏鸿雁,谢京 译,中国青年出版社
4. 乔纳·莱勒 <想象: 创造力的艺术与科学> 浙江人民出版社
5. 亨利• 吉 2015 《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6. 伊丽莎白 • 本尼迪哥特 2012 《导师,缪斯和恶魔: 三十位作家谈影响他们一生的人》 译林出版社。
7. Daniel Kahneman 2011 Thinking, Fast and Slow. Penguin.
8. J.Krishnamurti and David Bohm 1999 The Limits of Thought: Discussions. Routledge.
B. 培养多学科意识,理解人类学作为科学和人文艺术间的桥梁
1.米勒 2006《爱因斯坦,毕加索:空间、时间和动人心魄之美》,方在庆、伍梅红 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 侯世达 1996《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商务印书馆
3. 乔纳 • 莱勒 2014 《普鲁斯特是个神经学家:艺术与科学的交融》浙江人民出版社
4. 克里斯 • 麦克马纳斯 2007 <右手, 左手: , 身体, 原子和文化中不对称性的起源>,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5. 尼克 • 莱恩 2016 《生命的跃迁: 40亿年演化史上的十大发明》 科学出版社
6. Frank R. Wilson 1998. The hand: how its use shapes the brain, language and human culture. Vintage.
7. Matthieu Richard and Trinh Xuan Thuan 2001. Quantum and the Lotus: A Journey to the frontiers where science and Buddhism meet. New York: Three Rivers Press.
8. Lee Nichol 2003 The Essential David Bohm. Routledge.
9. Siddhartha Mukherjee 2015 The Laws of Medicine: Field Notes from an Uncertain Science.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0. John Briggs and F. David Peat. 1999 Seven Life Lessons of Chaos: Spiritual wisdom from the science of change. Harper Perennial.
C. 把人类学放回真实生活,与你最关切的事情建立关联,确立你对人类学的态度(功利-就业,兴趣-热情), 用人类学来帮助制定人生和职业规划
1. James Spradley and David W. McCurdy (eds.) 2012 Conformity and conflict : readings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Boston: Pearson. 【人类学经典短篇选集】
2. Paula L. W. Sabloff, ed. 2001 Careers in Anthropology: Profiles of Practitioner Anthropologists. AAA
3. Blythe Camenson 2004 Great Jobs for Anthropology Majors. VGM Career Books.
4. Richard Nelson Bolles 2008 What Color is Your Parachute?: A Practical Manual for Job-hunters and Career-changers. Ten Speed Press.
5. 塞德希尔 • 穆来纳森 2014 <稀缺:我们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 浙江人民出版社.
6. 艾莉森 • 高普尼克 2014 《宝宝也是哲学家:学习与思考的惊奇发现》浙江人民出版社
7. 约翰 • 艾伦 2013 《肠子,脑子,厨子: 人类与食物的演化关系》清华大学出版社
大学既是知识的习得, 技能的磨练, 更是身体、情感和感觉状态的塑造。我们的教育强调“意志”和“理性”,学生以学霸学渣自嘲, 相信学霸靠强大意志学习,却不知学习已成为他们身体、情感和感觉的状况, 就是他们本身。学期末,学渣开启学霸模式,不仅费电, 还经常死机。意志无法培养真正的学霸。
更有甚者,我们对知识多是工具取向,功利第一。学习和探索,不再因为知识有某种让你灵魂为之震颤的东西。只有体会到这东西,才会把知识化入生命,让知识不再沦为工具,也才塑造一种独特的身体、情感和感觉的状态。
大学四年,不论做学霸还是学渣, 请找到自己的这个状态。化用巫师唐望的话, 人一生需要有几件事是你全心投入的, 不然凭什么说你有生命, 而不仅是一个有欲望的身体。
4.
我带了四个研究生, 两个想继续读博, 两个想毕业后工作。我希望她们毕业时能确定人类学是不是自己一生的上帝或魔鬼。导师已找到自己生命和学科的契合点, 让学科精神活在自己身上, 以他/她为鉴,学生会看见自己,学会在生活中自如地实现自己。
我跟爱学术的说, 走学术道路, 问问自己, 知识追求对你是否有某种超乎功利的东西, 侵入你的感觉, 牵动你的神经, 撩拨你的情感。找到真心感兴趣的论题,在田野中体会生活和生命, 在写作中审视自己和他人,检验人类学是否与己契合。做学术先发现自己, 才能创造新知。
我对爱生活的说, 用人类学探讨一个你最感兴趣的生活论题,建立和论证一个想法,有效表达,接受和回应别人的批评和建议。这是人生的能力,论文只是媒介。
这有点理想化,实际是学生在两者中犹豫。
我从不把她们推向读博。学生调侃我, 说“老师, 别这么快给我定论, 等我做完田野, 再决定”。
我太以自己的经验看待这个过程,跟学生接触,发现自己不那么从容。
从容淡定地学人类学,需要培养以下能力。
A: 会读民族志,看到他者,也看到别人发现真爱然后设计和完成的过程【美得让人沉醉且深思、抽离而投入的民族志真不多】
1. Marcel Griaule 1965 Conversations with Ogotemmêli.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James W. Fernandez 1982 Bwiti: An Ethnography of the Religious Imagination in Afric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 Comaroff, Jean and John 1991. Of revelation and revolution: Christianity, colonialism and consciousness in South Afric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4. Steven M. Parish 1994 Moral Knowing in a Hindu Sacred City: A Exploration of Mind, Emotion, and Self.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5. Philippe Descola 1996 The Spears of Twilight: Life and Death in the Amazon Jungle. New York: The New Press.
6. Keith Basso 1996 Wisdom Sits in Places: Landscape and Language among the Western Apache.Albuquerqu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
7. Erik Mueggler 2011 The paper road : archive and experience in the botanical exploration of West China and Tibe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8. Lewis Thomas 1983 The Youngest Science: Notes of a Medicine-Watcher. Feldman Literary Agents.
B: 自己设计并完成一个研究,让非专业的人理解、欣赏、甚至赞赏你的努力【我们探索世界,不只为学术小圈子】
1. Lawrence Locke, Waneen Wyrick Spirduso and Stephen Silverman 2005 Proposals that Work: A Guide for Planning Dissertations and Grant Proposals (3rd ed.) SAGE Publications.
2. John M. Darley, Mark P. Zanna, Henry L. Roediger 2004 The Compleat Academic: A Career Guid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3. Fiske, Peter S., 2001 Put Your Science to Work: The Take-Charge Career Guide for Scientists. Washington, D.C., : AGU.
4. Feibelman, P.J., A Ph.D. Is Not Enough!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1993.
5. Strunk, William, Jr. and E. B. White 1979 Elements of Style. 3rd ed. New York: Macmillan. 【真希望汉语也有这样一本写人话的语文书】
我愉悦地享受着第一步,艰难地做着第二步。在人类学系、社会学系、和几个跨学科中心做校园面试时,从早八点到晚八点,我曾一刻不停地跟学生、教授、系主任、院长、和校长办公室代表“聊”为什么我做的人类学有意思。我只做了博士论文研究,但人们的兴趣五花八门,我要很快找到共鸣。
教授们谈起人类学都很开心,文化、语言、考古、生物自由穿插,我也乐意。愉快地聊完人类学后,北卡州一位系主任问我:“根据你对未来十年人类学发展趋势的判断,你认为我们系应再招什么方面的人类学家?”
我说,人类学在美国深受科学和人文对立之苦,今天新兴的STS(Science, Society and Technology)试图整合科学与人文,应该招这方面的人。
系主任看起来很高兴。
第二天送别午餐上,我正看着系里教授推荐的一道口味独特的地方菜发愁,系主任突然问:“我知道你对神经科学很感兴趣,想知道你对神经科学家们把社会文化还原到人的神经元活动的做法有什么看法?”
昨天我真没看出来, 她其实很戒备我这样结合文理的研究。
在哈佛Society of Fellows的面试让我更深切体会到,看见他者,让他者理解甚至欣赏自己,很难。19位物理学家、数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法学家、经济学家、艺术家、生物学家、和人类学家围着我,开我脑洞。其中两位还是诺贝尔奖得主。
那天, 脑洞开得太多太大,我当场迷失。我的博士论文关于中国西南景颇族的边境贸易和毒品,博士后计划是中医和神经科学的结合。一位法律系教授问,“你说中医把人的思虑和脾脏联系起来,听起来很有意思。但如果一个国家直接把中医定为非法,这种联系还有什么意义?”
我一直沉浸在人类学中,从他者理解他者,与之一起承载社会的阴暗和历史的重担,带着太多伦理感,变得有点优柔寡断,丧失了在接受代价的同时改变社会和人群命运的魄力。他让我明白,法律为社会定调,而非接受存在的他者。
还没回过神来,作家教授问我,“你讲的景颇、中医和科学的故事很好听,我想知道你有没有想过以这些为基础,创造一个故事,讲述世界古老文明和现代科学碰撞交流的宏大过程?”
我老实得傻,直接说没有。
教人类学多年,我也终于看到了人类学关注真实,而受制于情境和凡人。个体真实而渺小,无法体达伟大精神和理念。就人类性灵而言,真实未必有想象和创造有力。
所以,硕士生要在自己最喜欢的论题中用人类学做出让己心动的东西,至少,以自己的方式重新表述甚至创造经典理论,使之生动活泼,充满个体生命的味道。物理学家Feynman说,what I cannot create, I don't understand。
举个例子。理论课谈到人类学史上的诠释学派,认为一切都是文化符号,其意义需依情境做主观诠释。学生一说到这,立马就是格尔兹的斗鸡案例。
案例很精彩,但听久了,人会烦。
我用中大校园中山先生铜像来诠释该学派。铜像位于校园中心,先生右手斜指地面。这是校园的一个文化符号,意义丰富。
导游给游客的版本是,“中山先生手指北方,可以想见, 先生一生念念不忘北伐。正如先生所说,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中大历届领导都体会先生的苦心, 几十年来, 从塑像一直到北大门, 所有建筑都不高过塑像。最近几年才开始有变化 ... ”
游客会在像前照相,每时每刻, 从不停息。一次, 我们一家走到像前, 看着先生的手斜指地面。妻说“先生肯定是在摆手, 说别照了! 别照了!”
人类学系办公楼马丁堂在中山像旁边。抗战时期,三楼曾被用作审讯室。据说,有人半夜见过各种灵异,于是,先生的手势是在镇压。
这例子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但久了也会让人烦,也需不断寻找新诠释。该学派的一个基本论点就是诠释无穷尽,无限叠加。
学人类学,学会因时因地恰当地表达她的理念和方法,让她在你心中自如奔放, 才能让别人理解你、欣赏你、甚至赞赏你的工作和追求。
我跟硕士生说,做心中最美的人类学。
这句话让很多人激动。学人类学的原本就有点情怀, 容易奔放。
5.
我没带过博士, 以下推荐基于我的读博经历和师友经验。
读博前两年, 几乎每位教授都说, “想清楚是不是真喜欢人类学, 愿意为之奉献终生。如果不是, 赶紧去做别的。八年, 可以做很多事情。”
当时一起入学的七个, 五个坚持到毕业,各自付出了七年到十年不等。
毕业典礼在五月中旬, 正是伊利诺伊的春天, 香槟小镇成了一个大花园。五彩的世界里, 花香萦绕。过去六个月寒冬的酝酿, 终于绽放.
我八年酝酿, 加入了人类学这个伟大而可爱的学科探索中, 也最终明白, 我这样的人真会成为人类学家。思想上, 人类学家不那么安乐(列维-斯特劳斯腹黑地吐槽: “世界真无聊”, 然后写出灿烂得让人迷醉的<忧郁的热带>), 或是个理想主义者,正义感和爱心爆棚 (马林诺夫斯藏起自己的黑心小笔记本, 浪漫地赞美太平洋岛民)。
我很理想化,也有点不安乐。入学第一天, 听到导师说 “你决定做一个人类学家, 就不只是我的学生了, 是我年轻的同行!” 我很激动。
他说到做到! 我们有共鸣, 有争论, 既相互建议, 也相互批判。他把人类学综合文理的信念植入我心, 我也改变了他的两个成见。 他不相信有社会记忆, 也不信后现代做出过什么贡献。我们一直争辩,用他的话来说, 在斗争(fight).
我论文答辩完, 他对着委员会总结说:“感谢张博士这些年来让我明白社会记忆真的存在,后现代也确实努力做出了点贡献。博士论文只是他这些年的一个副产品,祝愿他继续做出对人有意义的研究!”。
我很认可最后一句,也相信,对人有意义,先对自己有意义。博士生要找一个领域,在其中快乐自如。
导师早早找到了。他说:“写论文是因为我喜欢,自然就写出来了。”
不止一次,他还说,“我这辈子真是太幸运了,做自己喜欢的事,别人还给我发工资!”
他的话特别入心。后来, 看到木心在《文学回忆录》里说, 读以前的东西,不是去掌握前人做了什么,而是寻找精神上的血统和祖先。恍然大悟, 我们是同类人。
找到精神祖先, 博士生就开始实践学术研究的生活方式,理解知识创造的机制和机缘, 以博士论文为起点, 确立自己在学科中的self-program,衍生未来多个可能的projects, 为学术生涯开一条路,在一个或多个领域形成贡献, 并在教学和社会服务中独挡一面。
实际操作上, 学会发现问题、规划研究、申请经费、展开研究、展示成果(论文、会议、应用)并展开跨学科交流、在学术群体中服务、向大众传达学科的精神和理念, 使之成为影响和塑造社会的力量之一。
简单地说, 先make a difference,然后make a contribution. 对得起学位证书上的拉丁文: “恭喜你为人类知识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因此, 博士的阅读和思考, 因人而异,这里提供一个纲要性建议。
1. 寻找你在学科中的精神血统 -- 精读至少十本理论著作,在理论中看到你,也看到作者
检验标准: 在民族志材料中看到理论的优势与不足, 与材料相互磨合以求新知。
2. 精读至少三十本民族志, 揣摩人类学家的思维方式: 研究设计和田野调查, 从细节到体系, 从民族志到人类学, 从人类学到生命
训练方法如下:
1) 10句话阐明作者的研究问题、材料、视角、论点、论证、和贡献;
2) 给别人讲述, 1分钟引起兴趣;
3) 如果你来写, 会如何不同?
3. 精读至少100篇不同类型的期刊论文, 定期浏览学科主要杂志, 明白期刊风格与宗旨的差异, 看到论文的论点、立场、和读者
5. 精读至少150篇书评, 迅速发现新书价值和学科动向
6. 精读本学科不同领域的三十篇综述, 迅速把握领域发展
综合以上三点, 把握学科动态, 理解学科目前试图解决的基本问题, 取得的进展, 遭遇的困境。不同时代, 每个学科面临的问题不同.
7. 浏览<science>和<nature>, 及其他学科最主要的杂志; 多本其他学科的非学术书, 培养宏观视野。
近几年比较触动我的著作:
1). 查尔斯 • 泰勒 2012 <自我的根源: 现代认同的形成> 译林出版社
2). 余莲 2013 <势: 中国的效力观>. 北京大学出版社
3). 于尔根 • 哈贝马斯 2012 《后形而上学思想》 译林出版社
4). Bruno Latour 1993 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5). Karen Barad 2007 Meeting the Universe Halfway: Quantum Physics and the Entanglement of Matter and Meaning. Durham, NC : Duke University Press.
综合以上四点, 明白在三十到五十年间, 所有学科实际以不同方式解决一些相似或相关的基本问题. 理解人类知识的整体进展。
8. 精读至少十个基金会的成功申请书, 会申请研究经费
9. 至少十份系、所、中心的创建规划, 培养学科精神领袖的气质和技能
10. 学术出版和人生规划
1). Linda L. Mccabe and Edward R. B. Mccabe 2010 How to Succeed in Academic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 Germano, William 2001 Getting it published: a guide for scholars and anyone else serous about serious books.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 Jason E. Miller and Oona Schmid eds. 2012 How to get published in anthropology. Lanham: AltaMira Press.
4). Jeffrey Kahan 2012 Getting Published in the Humanities: What to know, where to aim, and how to succeed. Jefferson: McFarland & Company, Inc, Publishers.
5). Furlong, Jennifer and Julia Miller Vick. 2008 The Academic Job Search Handbook (Fourth Editio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6). Ken Bain 2004 What the Best College Teachers Do.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博士训练中, 最激动人心、也最消磨兴趣和热情的, 是研究过程。我们找到让自己激动得语无伦次的论题, 但随研究深入, 却感觉把它做得支离破碎, 研究变得例行公事, 苦闷日渐增长。
若整体消散, 世界将不再色彩斑斓、生机勃勃,如把活体解剖成器官。一学生在课堂上分享从人类学角度探讨大学生的爱与性之后, 感慨了一句: “感觉糟蹋了这个论题。之前还觉得挺神秘有趣, 现在有点无聊”。
这是博士训练最难熬的时段, 也最关键。破碎之后需回归整体, 让学科与世界碰撞, 发现和创造新的意趣和价值, 让它深刻而实在。
这是个体为人类知识做出贡献的地方。
愿每个博士都真实地经历这个过程, 投入地体验着, 抽离的观察着, 做一个完整的人类学家!